翻页   夜间
烽火书院 > 不婚的婚姻专家 > 第八十三章 海外华人家庭
 
  空服员在飞机降落之前最后巡视,气压转变令得秋平耳朵微微作痛,只好想办法让自己打哈欠,令口腔内部压力跟飞机舱达到平衡,减缓疼痛感。

  感官敏感有很多种类,有人对于光和声音特别敏感,而秋平对平衡特别敏感。无论是飞机起或降,转方向等,她都能够感觉的到。所以,一整个飞行行程,她都无法真的休息。

  好不容易等到飞机要降陆,她往窗外一看,槟城岛就在眼前。如坤成所说,马来西亚一年四季如夏,阳光明媚,只有旱季和雨季,没有四季。行李箱只需带夏季服饰,加上泳衣即可。因此多了很多空间,可以给坤成带很多的家乡食物,帮助她解解乡愁。

  槟城国际机场,说是国际机场,却并不大。过关卡,拿行李,前面就是出口接人的地方。完全不费工夫,一出来就见到坤成和三个孩子们。

  两人一见面,二话不说,坤成立刻送上熊抱,紧紧把秋平抱着,边说,“欢迎,欢迎,终于盼到你来了。”

  坤成的汽车停放在露天停车场,距离虽然不远,顶着大太阳,在大热天底下步行,走到汽车旁,秋平已经汗滴如流,衣服都快湿透了。

  “这里是海岛,天气又湿又热,你就等着把自己晒得一身古铜色,回家好告诉人你出游晒阳光,吹海风。”坤成的老大已经17岁,不单是身高超过秋平,而且是一个长得非常好看的小伙子。一路帮秋平拿行李箱。

  老二比哥哥小两年,15,是一个活泼多话的男孩,虽然没有哥哥长得高,却因为喜欢游泳,人黑且壮实。

  老幺是女儿,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却不任性娇纵。这10岁的小姑娘,笑容满脸,拉着秋平的手,一点不觉得陌生。

  几个孩子都很有礼貌,中文也说得很好,秋平好奇的问,“怎么在马来西亚,你的几个孩子中文说得那么好?”

  孩子们听了,洋洋得意,异口同声说,“谢谢阿姨,我们就读华文学校。”

  “华文学校?是正规学校?还是妈妈送你们去私人学校?”

  “秋平,这你就不懂了。马来西亚是两岸三地之外,唯一有完整华文教育的国家?”

  “什么意思?”

  “给你上上课。海外华人分作三大类:第一类,居住在中国邻近地域,属于最早期移居和继续移居的地区;第二类则是散居在发展中国家的华人;第三类就是那些移居到西方工业国如北美等。马来西亚华人大部分是属于第一类,他们许多是从明朝开始,陆陆续续从广东、福建和海南等地区,迁移过来。有的随着经商的货船,有的为了生计下南洋讨生活,来到当时候的马来亚半岛。当中很多都留了下来,与当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。由于当时在马来亚半岛的华人人口占了大概一半,所以没有被同化,反而建立很多华文学校,宗祠庙堂等。”

  一边听着坤成介绍,秋平一边看着外面的景色。经过乔治市,槟城首府,街道两旁很多的华人商店,店铺取中文名,刻有中文繁体字。“吖,坤成,怎么这里的商店都有中文名字啊?你看,这中药店叫华丰药材行、哪里是一间杂货铺叫茂盛,哎呀,还有文具店,叫友谊商店。”秋平啧啧称奇。

  “槟城的华人人口多,到处都有华人开的店铺,都用中文名字。”

  “坤成,你刚才说完整的华文教育,意思是……”

  “从幼儿园到大学,都可以以中文上课。学校教学媒介语是中文。”

  “难怪你三个孩子的中文都说得那么好。我真是孤陋寡闻了。”

  “我老公就是中文学校高中毕业后,拿着这里的高中文凭,申请的国内大学。不然我怎么会在大学的时候认识孩子们的父亲啊?我们那个年代网恋又不流行。你就是出国之后,少了跟我们这些国内的朋友联系,才不知道我那些年的事迹。”

  汽车外温度35左右,顶上红红火火的大太阳,街上行人都撑着伞,仍然挡不住太阳的热情,害的行人们都汗流满脸,仿佛看的见刚一渗出来皮肤毛细孔的汗水,立刻蒸发成蒸汽上升。

  坤成的多用途厢型车内,空调努力给力的猛吹,阵阵冷风从风口吹送出来,奋力地跟车外热空气对抗着。

  “我们这就回你家?”

  “机场在岛屿的最南端,我家在岛屿的最北端,一南一北隔着半个岛屿,所以我现在带你去一家我个人很喜欢的咖啡馆,吃正宗的台湾挂包和牛肉面,法式甜点和手工咖啡。”

  “啊?这,这是什么跟什么啊?这么稀里古怪的配搭?挂包牛肉面和法式甜点?这是东西合璧吗?这里流行?”

  “这你可是说对了。马来西亚有三大民族,马来人、华人、印度人,加上曾经被荷兰,葡萄牙和英国统治,所以啊,除了本地马来文学校和刚才说的中文学校,这里还有印度文小学,以英文教学的私人和国际学校等。这里就是一个文化大融缸。”

  “所以你婆家的亲戚都说中文?”

  “哪又不是,我老公是家里唯一上中文学校的,他的弟弟妹妹虽然可以说中文,却看不懂中文。”

  一路上,秋平对于马来西亚这一个半岛国家,多了几分的认识。接下来的几天,她可以多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,他们这里的婚姻与家庭状况跟国内作比较,会有何异同。

  秋平说是来度假,其实她也有意藉此机会,多关心这位远嫁南洋的老朋友,她过得如何。虽然都是华人,毕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,文化和环境长大。这样的文化差异,她是如何适应,怎么走过这差不多20年的婚姻生活。

  聊着聊着,他们拐入一条小巷,非常狭窄的小巷,两旁都是老旧的店铺,散发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人建筑物风味。

  “哪,就是这一家小小的咖啡馆。是我至今见到过,最小的咖啡馆。”

  秋平抬头看,咖啡馆的招牌是由几片木板并起来,手工自制的,吊在店铺门口外面的墙上。

  “Eté café,法文,夏日咖啡馆。“秋平嘀咕着。

  声量虽小,坤成还是听得见,“对,法文。这家咖啡馆的老板和老板娘虽然是台湾人,却双双毕业于法国蓝带厨艺学院,Le Cordon Bleu Culinary Arts Institute。”

  “哇塞,高人在民间。”

  “店家曾经是飞虎队的,特种部队警员,一个有故事的传奇人物。待会儿可以一面late lunch(延宕的午餐)加下午茶,一面听故事。老板两夫妻和店员都十分好客,又热情,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。他们是为了孩子才移民来这的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